【1986年12月】
是日也:領導人特刊排隊出


急景殘年,臘鼓頻催,我們個體戶最神傷,很易想到自己單兵獨鬥,有點寂寞,不像大機構職員像行街張者流,過年放假,開心歡樂。

行街張名片職銜銀行業務促進員,日常工作,在大熱天攝氏三十三度烈日當空新蒲崗街道上,披着西裝,頂着難以忍受廢氣和嘈音,在貨車和流汗工人旁邊穿插奔走。但捱到年尾,他十分和味,聖誕節出雙糧,農曆年又出花紅和獎金,之後又有北海道八天免費旅遊,開年時吃春茗,又有大利是收。怪不得這麼多人為銀行老細死心塌地。

行街張前年結婚,老婆做護士,兩公婆在杏花邨單位雖小,全屋設備卻Hi-tech,摩登新潮到極,小天地裡,兩口子樂也融融。他向自己銀行買樓借錢有特惠優待。所以他更忠心米飯班主,就算遇到好多超筍offer要他轉工,他都不願意起飛腳,拋開大水抱。

行街張對老婆一樣忠誠,雖然他時常陪客人夜遊,客人並願意為他找風流賬,他仍適可而止。八十年代香港有先生小姐選舉熱潮,唯燭無「最佳丈夫選舉」,殊可惜也,否則我會提名行街張。

行街張知我乃火麒麟,樣樣啱,所以任何他無福消受的「筍嘢」都全彈給我,例如韓國公司做香港CD唱機和LD碟機市場研究;台灣歌星來香港夜總會駐唱半個月,需要人陪她上街購物食飯,……這些機會他都介紹給我。

那天晚上我文青上身,約了陳老細靚女秘書Doris去聽馬友友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怎知當晚趕到音樂廳來不及關掉call機,在馬友友拉弓按弦近乎忘形之時,call機突然作響,我措手不及,前面兩排觀眾同一時間朝自己望過來,我尷尬不已,雖然此時Doris並沒有把身子移開去,反而很關懷的看看我,我知道自己在她心目中印象分已扣到不及格,下次再約她已沒有可能。原來是行街張call我,約我翌日在荊花園飲茶,然後齊往鰂魚涌,同賀陸叔印刷廠開張。

村上春樹小說於1986年7月1日首次由賴明珠中譯、台北時報出版,之後,便是歷史。 (@KM Cheung)
  村上春樹小說於1986年7月1日首次由賴明珠中譯、台北時報出版,之後,便是歷史。 (@KM Cheung)

認識陸叔十年,新廠開業沒有理由不去贈慶。陸叔乃傳奇人物,本是印尼華僑子弟,五十年代祖國對華僑展開微笑攻勢,陸少抱一腔熱情,放棄做椰林王子而回祖國,準備與同胞一起建設。怎知國家風雲變色,政策頻改,陸少不單只不能發展抱負,更因為是華僑子弟,在文革時受到皮肉和精神苦痛,到塵埃落定後,只袋着一百元港幣和幾個電話號碼,便行過羅湖橋來到香港。

我認識阿陸時候,我在做雜誌,他當植字工人,可能是全香港最有文化植字工人,懂印尼文、荷蘭文、俄文,就差在英文;他讀書無數,研究馬列主義理論尤其精闢。他初來香港,所能找到最好、最適合工作,莫如在植字公司每日接觸文字。

老陸喜歡跟我們這些寫字年青人聊天,他常說香港報章雜誌那些名家作者不知所謂,文章尤如垃圾,服務那些拙劣文字,簡直苦差,其痛苦程度,跟在幹校裡差不多。「不過,香港還是比內地好,工作就算怎樣不愉快,下班之後仍可以去舞廳跳舞輕鬆一下。」老陸初來香港,只能用普通話跟我交談,他當時搵九百元一個月,生活困難,每月仍可去鬆一鬆。

老陸日夜開工,爭分奪秒,務求搶回年輕時浪費掉的光陰,一天時常開日夜兩班,所以有他替我植字,我當年兼職編馬經週報,可以少了很多擔憂。

有次與老陸去舞廳,出來宵夜,他飲大幾杯啤酒,帶着嚕囌說:「我過去果十幾年俾人呃咗,真係唔忿,有機會我一定玩番佢地。」老陸說那句話時雙眼發紅,憤怒之中更帶着仇恨。

後來老陸買了二手植字機,自己做老細,當年他曾叫我一起合資,我那時因為誤信老馬政治理論,認為做老闆乃剝削工人,不屑去做,所以拒絕他,但後來我知錯。不出兩三年,老陸已經不用自己植字,聘請了多位青春植字小姐,為他三架新款電腦植字機工作。近幾年,他的業務一步一步擴張,開設製版房,最近還購買了價值過百萬元電子分色機。現在他更厲害,經行街張介紹,接手一間印刷廠來做,建立起印刷王國來。他甚至連出版事業也想搞。

新裝修印刷廠裡,天拿水、油漆味還未散去,陸叔遞給我吃一件燒豬肉:「德昌哥,你地文化人得閒要指教吓我哋,我哋成班後生女,淨係識得日做夜做。」

「陸叔,你再咁講我就同你反面,」我說:「你依家身家二十份之一都多過我,我應該跟你挽鞋就真,呢十幾年俾人呃嘅係我,搞到我兩袖清風。」

「陸叔,實際啲嘞,有好嘢就介紹俾Edward啦!」行街張呷着啤酒在旁邊支持我。

「我今次搞印刷廠一早就諗住搵你幫手,」陸叔搭住我膊頭說:「我個出版部有張檯預咗俾你,你得閒上嚟坐,」他帶我到我張檯位置。

「咁你第一批出咩書呀?」我問。

「我諗住先搞突發特刊。大陸果班老人家,鄧小平、李先念、陳雲、鄧穎超……個個都差唔多夠鐘收工,編定每人一本特刊都差唔多啦。」陸叔說。

「國內政治人物呢一瓣我唔識。你因住人地話你咒北京政府喎!不如台灣蔣經國特刊你都做埋一份,」我說,「咁就公平同埋客觀啲。」

「係喎,攪平衡,都好!」陸叔一口回答。

爆名人內幕,理應不合我去做,但在今日這個亂世,我等寫字工匠見錢眼開。也顧不得甚麼仁義守則。不過,想深一層,出名人紀念特刊乃屬文化傳播工作,如果能讓更多香港人認識中國當代政治常識,提高大家政治智慧,未嘗不是立功立德美好事。

香港以往都出過好多暢銷新聞特刊,例如李小龍逝世時,至少推出過五十種,每本內容你抄我、我抄你,差不多;我估計香港有起碼十家出版社在準備做該些政治人物特刊,連TVB都在準備,消息一到,便立即推出特輯。為想霸佔市場,應該有策略來打贏強大對手。

Photo Credit : Andy Chan 陳德明 @ OneArtGallery
  Photo Credit : Andy Chan 陳德明 @ OneArtGallery

陸叔在廈門、上海和北京都聯絡上寫手,他們托人帶來足夠文字資料,我召集幾位表叔和燦哥知識份子,分豬肉要他們每人到港大圖書館去查證,又到灣仔新華社去買圖片。我向他們講解編輯方針,務求用淺白、日常生活化、港式用語來編寫,申明左中右三個立場,落筆月旦清楚,結論不畏首畏尾。

寫鄧小平特刊那位表叔叫做陳老慶,三兩天他便交卷,寫來十二萬字。他熟悉中國政治,無出其右。前年美國密芝根大學Ann Arbor校區(左仔大本營,一位教授來香港搜集資料寫《十年文革口述史》,我便找陳老慶與他見面。教授不懂中文,無法與陳老慶溝通,於是我便在灣仔六國酒店開間房,放置錄音機,叫陳老慶每天都走上去,口頭自述文革時候見聞目睹事情,他竟然可以自言自語四日五夜,足足錄了十九餅九十分鐘長錄音帶,我錯過沒找律師來見證,不能為他申請健力士紀錄。那位教授著作後來不知出版沒有。中大陳教授說,美國學者都會混吉,拿了學術研究撥款,馬馬虎虎交差,大有人在,並非都好好完成計劃。

陳慶長犯大陸人寫文通病,歐化語句長而囉嗦,內容重複,而且濫情,登在人物紀念特刊。我給OK華看,他一句不適合香港人口味,我便可將他打柴。不過OK華卻不同意我這樣做,他認為不要改動慶長同志文字,反要突出他的特點。

我想到用共產黨良好子弟來包裝慶長同志,大標題和小標題全部改動得有幽默感。我只刪減萬字,另由我改寫一萬字(結論部分),便交給娟姐打字。

為《鄧小平特刊》設計排版是理工設計夜校二年級同學Sakamoto Wong,他擁護日本音樂人坂本龍一,收藏了三箱坂本唱片、相片、雜誌、電影和音樂錄影帶。他乃香港教育典型學生,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全無感覺,英文所謂disinterest,無關痛癢。他向我提議把這本特刊排成英國《Face》雜誌模樣,我說無所謂,任由他發揮,或者英式美術設計,會使到多幾位青少年誤以為倫敦時興鄧小平,而把特刊買回家。

Sakamoto把封面打稿拿給我看,設計相當醒目吸引,我只提議加幾個小字:「中午十二時第二次版最新內幕」。Sakamoto卻認為方塊字會破壞他設計的英倫風封面。我反問他,賣錢重要還是版面美術設計重要,他死死氣氣去加,但轉身前跟我說:「陳雲果本特刊你搵第二個人做。」

我一共為陸叔策劃十本特刊。是日早上我到陸叔寫字樓收支票。陸叔與我言明,日後賣書成績好會有花紅。

我立刻落樓下去銀行入數,櫃台小姐Amy見到我說:「外邊點呀?」

「甚麼外邊點呀?」我莫名其妙。

「港督尤德走咗啦!」

「……」,我心裡面想:大吉利是。


#####

[ #1986 #張氏起居注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